一則小故事:從前有一位年輕人,在一條已不存在的巷子裡擺地攤維生,當時的巷子是最容易通往菜市場的巷道,早上非常熱鬧,巷子裡有一家自助餐(阿玉自助餐)年輕人幾乎把它當作家裡一樣,每天串進串出,時間久了也因為是出外人,所以也特別受到街坊鄰居的照顧,尤其是年輕人出外工作回去攤位時,就會發現攤位上有被不知名的街坊,放置有吃喝的種種,不時常常暗地裡被照顧著關心著,每逢佳節團圓日,就會被視為家人般殷切召喚,不過年輕人卻往往躲起來,還暗地裡偷哭,因為那是人家在團圓,明白自己是外人並不屬於他們,有一天這位年輕人抽到三年兵,須離開賴以維生的巷子,那天入伍進中心之日,幾乎是全巷子的街坊鄰居好朋友都岀來了!鞭炮聲綿綿長巷,歡送與祝福....
歲月如流三年了年輕人退伍了,終於又回到令他既期盼又想念的巷子,可是巷子變的冷冷清清,以往那些熱鬧繁榮已不復返,經詢問原來通往菜市場的巷子已被取代,巷子也被更名改為路了,於是年輕人離開了日夜想念的地方,如今ㄧ過36年,年輕人非常努力,也建立了自己家園,但他非常想念在他青少年時期 至 當兵那段歲月,有一天他接到巷子裡的老朋友一通電話,說何先生他們家門口貼了 嚴制 是不是?於是年輕人撥了電話,證實恩人走了,憶起當年要不是他願意收留他,能在他們家門前,讓其擺地攤謀生,否則早就被警察趕出巷口了,岀殯當天年青人一直等到自由上香完畢之後,獨自一人上前雙膝下跪 磕三個響頭並自言自語,久久不起眼眶泛淚,和藹可親的恩人走了,真是無以回報.....
從此之後年輕人就更加勤奮努力工作,開始投入志工行列,回饋社會終身為伍..直到日前得知 故巷子 的房東李太太仙逝,年輕人昨日特地放下手邊工作前往一舘弔唸,沒人知道年輕人的來歷與故事,唯有年青人自己暸解,要不是李奶奶出租小房間,年輕人才能有機會在巷子裡落角,而房間裡的邊窗更是開啟年輕人日後近42年的(羽球 )球齡,憶起窗外的小繩綁腳是被喚起!拉起圓山學球之路,如今年輕人已步入壯年,雖是一則小故事,其意義飲水思源,確深深影響這年輕人的一生及造化.....。